河钢携手河北省煤田地质局探索碳减排新路径
来源: 中国冶金报社 发布时间:2023-08-29
近日,河钢集团与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签订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技术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捕集与地质封存、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等领域,共同推进产业技术发展,为钢铁乃至工业领域降碳提供全套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解决方案,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该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河钢在“碳封存”领域开启了全新探索,实现了CCUS全链布局。
为充分挖掘区域地质封存潜力,打通全链条关键技术环节,河钢与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将聚焦CCUS领域关键科学问题,以钢铁行业排放与地质封存的“源汇匹配”为切入点,探究河北省咸水层分布情况与碳封存潜力,提出区域性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建议;建立地质勘查、容量评估、二氧化碳注入、泄漏监测等系列技术与标准体系,开展二氧化碳捕集与咸水层封存示范工程建设,打通钢铁碳捕集到咸水层封存的技术路线,针对全流程提出减排量核算方法学,探索河北省“双碳”发展科学路径。
双方将以服务河北省碳中和为出发点,共同搭建河北省内首个CCUS全产业链科研创新及地质碳汇开发平台,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充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组建技术创新团队,培育专业人才,重点围绕区域性CCUS全链条集成规划研究、钢铁行业CCUS全链条集成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领域,从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全方位服务河北省碳中和目标实现,为钢铁工业在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提供智慧与支撑方案。
此外,双方还将加强河北省中深层地热与干热岩资源储量勘查、资源开发、梯级利用等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等方面合作;重点围绕钢铁企业分布重点区域,开展地热相关工作,为工业领域能源替代提供降碳新思路。 (中国冶金报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凡注明“学会秘书处”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四川省金属学会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或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上述作品,并注明“来源:四川省金属学会”。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站凡注明“来源:XXX(非学会秘书处)”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登载此作品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学会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内容仅供参考,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四川省金属学会联系。